高考志愿填报调剂的机制(高考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
高考留学教育网为您带来《高考志愿填报调剂的机制(高考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本文围绕高考志愿填报调剂的机制展开分析,讲述了关于高考志愿填报调剂的机制相关的内容,希望你能在本文得到想要的信息!
从高考说开去——高考志愿的录取机制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高考志愿的填报成了牵动无数家长和考生心绪的大事。针对新填报方式的解读,各教育专家和教育机构已有了较好的解读,我们不再赘述。但是其背后的录取机制和原理与之前志愿填报方式基本相同,原志愿填报方式是让高分考生尽可能的上好的学校,改革后的填报方式则是保障高分考生尽可能上好的学校以及想去的专业。作为我们公众号的观众,你可能也会面临周边亲友或朋友的求助,那你知道高考志愿究竟是怎么样的录取机制吗?
一、志愿录取原则:教育公平
就我们所知的“第一志愿优先”和“平行志愿”两种录取模式,其背后的机制原理都是我们公众号5月24日发布的《离婚冷静期?盖尔-沙普利算法告诉你结婚才需要冷静期》一文中介绍的盖尔—沙普利算法(想熟悉该机制的小伙伴自行去浏览历史文章哈)。这个算法要的就是按设定逐次匹配,以求得最后的稳定匹配,尽可能的不造成效率损失。而高考录取是关系到社会和谐,牵动无数百姓心绪的大事件,其核心必须保证“教育公平”。何谓“教育公平”,从录取机制上看,简单一句话:让高分的考生去好学校,去想去的专业。尽可能的避免高分低就的现象,造成整体效用的损失。但从高校和考生的角度看,高校想要高分考生,而考生也想尽可能去好学校,因此需要一个更公平合理的录取机制来满足双方的需求。这也是当前新高考的填报方式变化在原有方式上再次精细化,进一步提高了双向匹配成功的可能,兼顾二者,确保考生和高校的选择“恰如其分”。
二、录取机制的详细拆解
无论是采用新高考志愿录取的模式还是保持原有录取的模式,填报方式看似变化,但是从录取机制上看,其基本原理依然没变。只是原先匹配逐次识别的是高校,而6省的新模式下,识别的第一单位可以到专业,但背后都依然是盖尔-沙普利算法的应用。盖尔-沙普利算法的具体过程不再赘述,在择校机制上美国根据该算法出现了“波士顿机制”和“芝加哥机制”两种录取模式,对应我们所熟悉的就是“第一志愿优先”和“平行志愿”两种方式。
(一)第一志愿优先
第一志愿优先:哪个考生第一志愿报考我校,我就优先调档该考生。不管你分数高低,只要你敢第一志愿报,只要我还有名额,我就调档你。举个栗子,假如,北大2020年计划招生1000名考生,那么在志愿录取时,北大会根据调档比例(1:1.05),将所有第一志愿报考北大的考生从高分到低分调档1050名考生备选。这其中A生考了640分,但第一志愿报了北大,而B考生考了660分,但是第二志愿才是北大,所以,除非是北大无法选择够1000名第一志愿考生,否则B考生不可能进入北大选择。
优点:能够将有强烈兴趣或对学校有强烈情感的考生吸引到本校,以及某些艺高人胆大的考生有可能实现低分高就,完成一波逆袭。
不足:导致大量高分考生在第一志愿无法被录取时,掉入第二批次,造成大量高分低就,效率损失大。同时影响考生报考心理,无法进行合理填报,倾向稳妥选择稍低目标,同样整体效率损失。同时,即便是第二志愿名额尚有空缺,也要求第一志愿滑档的考生,降一定分数(如20分)后再进行分数排序,选择。即便是这样,被录取后,学校拿到了优质的生源,而学生心中的落差却很大。
补充: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性质的院校中,第一志愿录取很重要,比如公安、医学院、师范类院校、国防生、军校、艺体院校等这些院校专业兴趣和特殊情感才能最大化专业价值,为国家培养真正的从业人才,而不是高分。因此在志愿录取改革后,设置了提前批次录取,对这些性质院校感兴趣的考生可以凭借自身兴趣报考此类院校,以尽可能的提高考生和院校的匹配效率,这些专业性院校也能迎来真正喜欢该专业的考生,保证学业顺利。
(二)平行志愿
在第一志愿优先的模式进行多年后,2008年我国在国内6省市内优先试点平行志愿录取机制,尝试了这种更有效率的录取机制。
平行志愿:简单来说就是,分数优先,一次投档。考生在该批次内填写的志愿属于平行关系,只是填写顺序不同,计算机按高分到低分的次序将根据考生志愿填写顺序,逐一匹配。平行志愿相对于第一志愿优先最大的变化是系统将所有的考生的分数从第一名到最后一名进行排列,然后从高分到低分逐一投档,只要更高分数的考生没有完成投档处理,计算机将不会进行下一个分数的投档工作。
举个例子,刚才A考生640分第一志愿报北大,B考生660分第二志愿报北大,在第一志愿优先的情况下,A考生进入北大的机会远远大于B考生。而在平行志愿的情况下,计算机会优先匹配B考生。计算机将按次序扫描B填写的志愿,如第一志愿清华,清华在该分数已调档完毕,那系统将识别第二个,北大,北大还有名额,OK,B考生进入北大调档,B考生志愿处理完成。然后再进入下一个分数考生的匹配,这种情况下,在A考生分数之前可能就完成了北大的投档工作,A将不会在第一个志愿中被投档,将会扫描A填写的其他志愿。如果5个志愿(现在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出现几十个平行志愿)全都无法匹配,那么该考生在该批次将无法被投档,退档处理,要么是等待该批次完成录取后,参加本批次征集志愿,要么就是被落入下一批次处理。然后系统继续下个分数考生的扫描。采用新高考模式的省份,此时计算机扫描的是专业+学校,但原理不变。
好处:让可能多的高分考生进入了好学校或喜欢的专业,也让好学校尽可能的录取高分考生保证生源质量。同时,减轻了考生填报压力,可以在兴趣和成绩之间,逐次设置一定的梯队志愿,以确保自己能够在该批次内被录取。新高考模式下,兼顾专业和高校,让考生选择喜欢的高校中的喜欢的专业的成功率大增。
不足:平行志愿提高了容错率,也导致很多考生盲目自信,在志愿顺序设置上存在不合理,或拒绝院校专业调剂等。多数省份现用的平行志愿模式也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空间,这也是当前北京、上海、天津、海南、浙江以及山东6省份新高考专业填报模式比原有平行志愿效率更高的原因,能够再次提高高校和学生的整体效用。
三、志愿填报小心踩“坑”
由于当前大部分省份都是采用的原有的平行志愿填报模式,采用新高考的6个省份虽然志愿模式略有不同,但填报和录取机制与原先大同小异,原理一致。因此,我们补充下志愿填报时需要注意的点。
(一)平行志愿不意味着次序不重要
由于平行志愿采取从高分到低分的逐次录取,因此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无论是学校还是专业组)是平行关系,但是,平行志愿录取不是全部匹配后,选中你符合投档要求的最好的那个学校或专业。志愿录取时仍是从考试填报的第一个志愿开始匹配,符合,进行投档;不符合,扫描下一个志愿,符合,进行投档;不符合,下一个志愿。因此,在平行志愿设置时也要考虑一定的顺次关系和填报空间,以保证在该批次投档的成功率。原有高考模式下,每个志愿下的专业也是平行,按次序识别,某个次序符合要求后,将不会识别后面的志愿。也要避免每个志愿都虚高,最后滑档。
(二)投档不等于录取
高校会在招生名额的基础上增加5%的投档,即学校需要录取100名考生,但是会有105名考生的档案进入学校或新高考的专业组,学校会剔除不符合条件的、志愿拒绝调剂的考生等后满足招生名额。因此,还会有5名考生会从该校内被退档。由于平行志愿扫描时是一次投档原则,一旦投档,将完成该分数的志愿处理,因此该5名考生不会再次在该批次内被投档考生填报的其他后续志愿,将会滑入下一批次录取,或等待本批次院校完成录取后的后续征集补录工作。但后续补录的院校基本都是相对冷门,欢迎度不高的院校或专业。
(三)拒绝专业服从调剂要慎重
根据平行志愿录取原则,一旦考生档案进入某一学校后,该考生将会跟该校所有考生一起,从高分到低分,再次进行平行专业志愿的扫描匹配,如果服从专业调剂那么在考生前几个志愿已被高分考生补充完毕的情况下,调剂到该校其他专业。如果拒绝服从调剂,那么该考生的档案将会被踢出该校,进入系统中,空置,等待下一批次的录取,或该批次完成录取后,寻求未招满院校的征集志愿补录。新高考的省份取消了因不服从专业调剂退档,但其他省份的考生还存在这种风险。
(四)滑档和退档后会更惨
当前的志愿填报和录取很精准,匹配度很高,提供数十个平行志愿选择,绝大部分学校基本上不会留下空位。很多省份也合并了本科批次,不像原来有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第三批次等;以及采取新高考模式的省份取消了专业不服从调剂退档等很多有利于考生成功的政策。但是,容错率高,不等于考生可以犯错。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志愿填报失误、或选择高校专业不合理,导致的退档和滑档,基本上将落入下一批次,或征集志愿中,会落的很彻底。特别是新高考省份的考生更需要搞懂报考规则和高校专业要求。
(五)好好想想要不要听你爸的
很多考生选学校和专业的方式是我爸(妈、爷爷、姑、叔、舅等)给我选的,而选的理由花样百出。如果你爸们懂,那自然可以。如果你爸们不懂,最好自己研究下结合自己的兴趣、分数和综合实际情况,合理匹配学校和专业,或咨询更懂的人。现在都很智能,网上有很多的报考辅助系统,协助填报志愿,大大提高了考生们在既定分数下选择尽可能好大学好专业的机会。在不懂的情况下,你爸们凭一时好恶拍脑袋选出来的学校或者专业,在志愿填报或未来的发展上,嗯,还是要慎重下。
四、关于新高考
当前北京、上海、天津、海南、浙江以及山东6省份的新高考政策,无论是“专业+志愿”还是“院校专业组”的模式,都在原有基础上兼顾了考生院校偏好和专业偏好,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在具体操作中,采取取消专业调剂等方式进一步提高了志愿匹配的成功率。院校专业组模式中要求已选考科目跟高校的专业组科目要求相一致,就像将第一志愿录取机制的模式下放到了中学,让学生提前根据个人专业偏好,选择科目应考,以备高考志愿填报。这种更像拉开空间的“中学选科目第一志愿机制+高考录取平行志愿机制”提高了高校和考生的整体效用,提高精准化录取的匹配率,兼顾了个人偏好和分数,提高了院校生源的稳定和偏好一致。但是,无论整多少花样,无论是先匹配专业还是高校,其录取机制依然不变:分数优先,志愿顺序有先后之分,一次投档。
(注:本文不对新高考的6个省份做政策分析、志愿填报变化分析等,仅对志愿在计算机系统内如何匹配的机制进行了介绍,新高考省份的家长和考生还需要细细研读新政策,避免撞雷。)
《高考志愿填报调剂的机制(高考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来自网络,高考志愿填报调剂的机制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仅作参考。
声明:本文内容均来自互联网,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联系站长。本文网址:https://www.qmlxjy.com/gkzx/22086.html,文章标题:高考志愿填报调剂的机制(高考调剂是在什么范围内调剂)
相关文章
- 重大通报“微乐甘肃麻将开挂教程(确实是有挂)-知乎
- 我来教大家“逗娱碰胡有挂吗(确实是有挂)-知乎
- 玩家必看技术“微乐卡五星麻将有没有挂(确实是有挂)-知乎
- 我来教大家“八闽掌上麻将十三水破解软件”!详细开挂教程-知乎
- 我来教大家“微乐宝鸡麻将怎么开挂”!详细开挂教程-知乎
- 玩家必备教程“卡贝大厅拼三张怎么才能赢”!详细开挂教程-知乎
- 玩家必备教程“威信茶馆大贰可以开挂不(确实是有挂)-知乎
- 玩家必看攻略“川麻圈有挂吗怎么开挂!专业师傅带你一起了解(详细教程)-知乎
- 我来教大家“微友麻将万能开挂器!专业师傅带你一起了解(详细教程)-知乎
- 玩家必看攻略“微乐捉鸡麻将如何只赢不输!专业师傅带你一起了解(详细教程)-知乎